20090603-1瑪鋉漁港旁的石頭觀音像.jpg 

萬里鄉瑪鋉漁港旁的石雕觀音像

 

 

神明,萬里討海人的心靈寄託

萬里是一個背山靠海的漁港型鄉鎮,近年隨著休閒觀光的蓬勃發展,帶動了海岸沿線的商業活動,也改變了萬里的經濟型態。儘管近海海域的漁穫量逐年遞減,但是每年一進入三、四月至七月的捕魚旺季,境內的漁港又立刻恢復忙碌的景象,而漁產以白鯧、透抽、白帶魚、黃魚、烏魚、小管、吻仔魚和鮪魚等數十種為主,其餘的時間,就是捕魚的淡季。

種田的拜土地公;討海的拜媽祖

種田的莊稼漢,靠天吃飯,每年一期稻作總是在過完年後祈求老天爺下幾場春雨,能讓插秧後,幼穗形成時,得到豐沛的甘霖,這個階段也是水稻比較注重的程序。而對於討海人來說,不但靠天吃飯,還得祈求出海時,晴空萬里、風平浪靜,滿載而歸。

 

種田的庄腳人祈求土地公庇佑讓稻苗成長健壯,結穗金黃飽滿;討海的漁民,祈求海上聖母媽祖娘娘、南海觀世音菩薩、王爺等神明庇佑海象正常,滿載平安歸來

 瑪鋉漁港進入三至七月捕魚旺季,漁港變得異常繁忙

在平地工作的人們確實無法體會終年與大海搏鬥的凶險、生活之困境,以位於瑪鋉溪出海口的瑪鋉漁港 (萬里港)為例,目前大約有60艘漁船,漁獲量約一萬多公噸,在捕魚旺季的三至七月間,只見大大小小的漁船,宛如平地上的貨車,進進出出物流倉庫,好不熱鬧。

 

然而,面對瞬息萬變的海洋,與無法掌握的大自然時,萬里人對信仰的方式也有自己一套獨特的心靈寄託哲學。像照片中的這戶人家,甘脆把觀世音菩薩的石像擺在自家門口,並就地取材把石粒堆砌成一面石壁和低矮的護欄。雖然沒有金碧輝煌的鑲篏,這尊石像在樸質中,流露出萬里人對大自然的敬畏,和對神明的虔誠之心。

 

Wanli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